8.1. Table API & SQL 综述#
Table API 和 SQL 两者结合非常紧密,它们的 API 与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非常相似,本质上它们都依赖于一个像数据表的结构:Table
。
在具体执行层面,Flink 将 Table API 或 SQL 语句使用一个名为执行计划器(Planner)的组件将关系型查询转换为可执行的 Flink 作业,并对作业进行一些优化。在本书写作期间出现了阿里巴巴的 Blink 版本的 Planner(或者称为 Blink Planner)和 Flink 社区版本的老 Planner(或者称为 Flink Planner、Old Planner)并存的现象,Flink 社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迭代和融合。从名称中可以看出,Blink Planner 未来将逐步取代 Flink Planner,读者可以根据需求来确定使用哪种 Planner。同时,Table API & SQL 的迭代速度较快,读者可以根据 Flink 官方文档查询最新的使用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 Table API & SQL 程序的骨架结构以及如何连接外部系统。
Table API & SQL 程序骨架结构#
下面的代码展示了 Table API & SQL 的骨架结构:
// 基于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创建 TableEnvironment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StreamTableEnvironment tEnv = StreamTableEnvironment.create(env);
// 读取数据源,创建数据表 Table
tableEnv.connect(...).create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 注册输出数据表 Table
tableEnv.connect(...).createTemporaryTable("output_table");
// 使用 Table API 查询 user_behavior
Table tabApiResult = tableEnv.from("user_behavior").select(...);
// 使用 SQL 查询 table1
Table sqlResult = tableEnv.sqlQuery("SELECT ... FROM user_behavior ... ");
// 将查询结果输出到 outputTable
tabApiResult.insertInto("output_table");
sqlResult.insertInto("output_table");
// execute
tableEnv.execute("table");
从程序骨架结构上来看,目前的 Table API & SQL 要与 DataStream/DataSet API 相结合来使用,主要需要以下步骤:
创建执行环境(ExecutionEnvironment)和表环境(TableEnvironment)
获取数据表
Table
使用 Table API 或 SQL 在
Table
上做查询等操作将结果输出到外部系统
调用
execute()
,执行作业
在真正编写一个作业之前,我们还需要在 Maven 中添加相应的依赖。根据用户选择 Java 还是 Scala,需要引用 flink-table-api-*-bridge
项目,这个项目是 Table API 与 DataStream/DataSet API 之间的桥梁。
<!-- Java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flink</groupId>
<artifactId>flink-table-api-java-bridge_${scala.binary.version}</artifactId>
<version>${flink.version}</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 Scala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flink</groupId>
<artifactId>flink-table-api-scala-bridge_${scala.binary.version}</artifactId>
<version>${flink.version}</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此外,还需要添加 Planner 相关依赖:
<!-- Flink 1.9 之前均采用开源社区版的 Planner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flink</groupId>
<artifactId>flink-table-planner_${scala.binary.version}</artifactId>
<version>${flink.version}</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 Blink 版的 Planner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flink</groupId>
<artifactId>flink-table-planner-blink_${scala.binary.version}</artifactId>
<version>${flink.version}</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其中,${scala.binary.version}
是你所在环境中 Scala 的版本号,可以是 2.11 或 2.12,{flink.version}
是所采用的 Flink 版本号。Maven 的配置和参数可以参考本书提供的样例程序中的 pom.xml
文件。
创建 TableEnvironment#
TableEnvironment
是 Table API & SQL 编程中最基础的类,也是整个程序的入口,它包含了程序的核心上下文信息。TableEnvironment
的核心功能包括:
连接外部系统
向目录(Catalog)中注册
Table
或者从中获取Table
执行 Table API 或 SQL 操作
注册用户自定义函数
提供一些其他配置功能
在 Flink 社区对未来的规划中,TableEnvironment
将统一流批处理,兼容 Java 和 Scala 两种语言。我们在第四章 Flink 的骨架结构中曾提到,在 Flink 1.10 中,针对流处理和批处理分别使用了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和 ExecutionEnvironment
两套执行环境,底层有些逻辑还没完全统一,加上 Java 和 Scala 两种语言的区别,仅执行环境就四种之多。在 Table API & SQL 中,TableEnvironment
也没有完全将上述问题统一,再加上 Blink Planner 与原有老 Planner 的区别,读者在编程时一定要注意如何初始化的 TableEnvironment
。
从 图 8.1 中可以看到,Flink 1.10 保留了 5 个 TableEnvironment
。其中,TableEnvironment
是最顶级的接口,StreamTableEnvironment
和 BatchTableEnvironment
都提供了 Java 和 Scala 两个实现:
org.apache.flink.table.api.TableEnvironment
:兼容 Java 和 Scala,统一流批处理,适用于整个作业都使用 Table API & SQL 编写程序的场景。org.apache.flink.table.api.java.StreamTableEnvironment
和org.apache.flink.table.api.scala.StreamTableEnvironment
:分别用于 Java 和 Scala 的流处理场景,提供了DataStream
和Table
之间相互转换的接口。如果作业除了基于 Table API & SQL 外,还有和DataStream
之间的转化,则需要使用StreamTableEnvironment
。org.apache.flink.table.api.java.BatchTableEnvironment
和org.apache.flink.table.api.scala.BatchTableEnvironment
:分别用于 Java 和 Scala 的批处理场景,提供了DataSet
和Table
之间相互转换的接口。如果作业除了基于 Table API & SQL 外,还有和DataSet
之间的转化,则使用BatchTableEnvironment
。
下面的代码使用 Java 语言进行流处理,它基于老 Planner 创建 TableEnvironment
。
// 使用 Java 和老 Planner 进行流处理
import org.apache.flink.streaming.api.environment.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EnvironmentSettings;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java.StreamTableEnvironment;
// 使用老 Planner 注意相应的 Planner 包要加入到 Maven 中
EnvironmentSettings fsSettings = EnvironmentSettings.newInstance().useOldPlanner().inStreamingMode().build();
// 基于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创建 StreamTableEnvironment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fs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StreamTableEnvironment fsTableEnv = StreamTableEnvironment.create(fsEnv, fsSettings);
// 或者基于 TableEnvironment
TableEnvironment fsTableEnv = TableEnvironment.create(fsSettings);
如果想基于 Blink Planner 进行流处理,那么需要改为:
// 使用 Java 和 Blink Planner 进行流处理
import org.apache.flink.streaming.api.environment.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EnvironmentSettings;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java.StreamTableEnvironment;
// 使用 Blink Planner 注意相应的 Planner 包要加入到 Maven 中
EnvironmentSettings bsSettings =
EnvironmentSettings.newInstance().useBlinkPlanner().inStreamingMode().build();
// 基于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创建 StreamTableEnvironment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bs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StreamTableEnvironment bsTableEnv = StreamTableEnvironment.create(bsEnv, bsSettings);
// 或者基于 TableEnvironment
TableEnvironment bsTableEnv = TableEnvironment.create(bsSettings);
如果想基于老 Planner 进行批处理:
// 使用 Java 和老 Planner 进行批处理
import org.apache.flink.api.java.ExecutionEnvironment;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java.BatchTableEnvironment;
ExecutionEnvironment fbEnv = 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BatchTableEnvironment fbTableEnv = BatchTableEnvironment.create(fbEnv);
基于 Blink Planner 进行批处理:
// 使用 Java 和 Blink Planner 进行批处理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EnvironmentSettings;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TableEnvironment;
EnvironmentSettings bbSettings = EnvironmentSettings.newInstance().useBlinkPlanner().inBatchMode().build();
TableEnvironment bbTableEnv = TableEnvironment.create(bbSettings);
总结下来,使用 Table API & SQL 之前,要确定使用何种编程语言(Java/Scala),进行批处理还是流处理以及使用哪种 Planner。
获取 Table#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表是描述数据的基本单元。数据库表一般由行和列组成,如果以电商用户行为数据为例,我们可以将这张表理解为一个 Excel 表格,每一列代表一种属性,比如 user_id
、behavior
等,每一行表示一个用户的一次行为,比如某个用户在哪个时间对哪些商品产生了哪些行为。我们一般用表模式(Schema)来描述一个表中有哪些列,这些列的数据类型。例如,我们定义电商用户行为的 Schema 为:
Schema schema = new Schema()
.field("user_id", DataTypes.BIGINT())
.field("item_id", DataTypes.BIGINT())
.field("category", DataTypes.BIGINT())
.field("behavior", DataTypes.STRING())
.field("ts", DataTypes.TIMESTAMP(3));
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库表一般由开发者定义好,在后续对外地提供服务过程中,表是常驻数据库的,开发者不断在表上进行增删查改。在数据分析领域,表的概念被拓展,表不仅包括了关系型数据库中传统意义上的表,也包括了存储数据的文件,可以传输数据的消息队列等。Flink 是一个计算引擎,它不提供数据存储的功能,但是可以通过 Connector 去连接不同的外部系统。为了基于外部数据进行 Table API & SQL 计算,Flink 使用 Table
的概念表示广义上的表。它包括物理上确实存在的表,也包括基于物理表经过一些计算而生成的虚拟表,虚拟表又被称为视图(View)。
可见,如果想在 Flink 中使用 Table
来查询数据,最重要的一步是将数据(数据库、文件或消息队列)读取并转化成一个 Table
。我们可以在一个 Flink 作业运行时注册一个新的 Table
,也可以获取已创建好的常驻集群的 Table
。在每个 Flink 作业启动后临时创建的表是临时表(Temporary Table),随着这个 Flink 作业的结束,这种表也被销毁,它只能在一个 Flink Session 中使用。在骨架程序中 tableEnv.connect(...).create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就是创建了一个 Temporary Table。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想跟传统的数据库那样提前创建好表,这些表后续可以为整个集群上的所有用户和所有作业提供服务,这种表被称为常驻表(Permanent Table)。Permanent Table 可以在多个 Flink Session 中使用。
为了管理多个 Permanent Table,Flink 使用 Catalog 来维护多个 Permanent Table 的名字、类型(文件、消息队列或数据库)、数据存储位置等元数据(Metadata)信息。一个 Flink 作业可以连接某个 Catalog,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取其中的各个表,生成 Table
。有了 Catalog 功能,数据管理团队对数据源更了解,他们可以提前在 Catalog 中创建 Permanent Table,注册好该表的 Schema、注明该表使用何种底层技术、写明数据存储位置等;数据分析团队可以完全不用关心这些元数据信息,无需了解这个表到底是存储在 Kafka 还是 HDFS,直接在这个表上进行查询。
本节后续部分将介绍注册表的几种常见方式。
在 Table 上执行语句#
Table API#
基于 Table
,我们可以调用 Table API 或者 SQL 来查询其中的数据。Table API 和编程语言结合更紧密,我们可以在 Table
类上使用链式调用,调用 Table
类中的各种方法,执行各类关系型操作。下面的代码在 user_behavior
表上进行 groupBy
和 select
操作。
StreamTableEnvironment tEnv = ...
// 创建一个 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tEnv.connect(new FileSystem().path("..."))
.withFormat(new Csv())
.withSchema(schema)
.create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Table userBehaviorTable = tEnv.from("user_behavior");
// 在 Table 上使用 Table API 执行关系型操作
Table groupByUserId = userBehaviorTable.groupBy("user_id").select("user_id, COUNT(behavior) as cnt");
SQL#
我们也可以直接在 Table
执行 SQL 语句。SQL 标准中定义了一系列语法和关键字,开发者可以基于 SQL 标准来编写 SQL 语句。与 Table API 中函数调用的方式不同,SQL 语句是纯文本形式的。Flink SQL 基于 Apache Calcite(以下简称 Calcite),将 SQL 语句转换为 Flink 可执行程序。Calcite 支持 SQL 标准,因此 Flink SQL 也支持 SQL 标准。
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Flink SQL 对一个 Table
做查询:
StreamTableEnvironment tEnv = ...
// 创建一个 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tEnv.connect(new FileSystem().path("..."))
.withFormat(new Csv())
.withSchema(schema)
.create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 在 Table 上使用 SQL 执行关系型操作
Table groupByUserId = tEnv.sqlQuery("SELECT user_id, COUNT(behavior) FROM user_behavior GROUP BY user_id");
由于 Table API 和 SQL 都基于 Table
类,我们可以使用 Table API,生成一个 Table
,再在此之上进行 SQL 查询,也可以先进行 SQL 查询得到一个 Table
,再在此之上调用 Table API。由此可见,Table API 和 SQL 的结合非常紧密。本书后半部分将主要介绍 Flink SQL。
将 Table 结果输出#
我们可以将查询结果通过 TableSink
输出到外部系统。TableSink
和之前提到的 Sink 很像,它是一个数据输出的统一接口,可以将数据以 CSV、Parquet、Avro 等格式序列化,并将数据发送到关系型数据库、KV 数据库、消息队列或文件系统上。TableSink
与 Catalog、Schema 等概念紧密相关。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将查询结果输出到文件系统。
StreamTableEnvironment tEnv = ...
tEnv.connect(new FileSystem().path("..."))
.withFormat(new Csv().fieldDelimiter('|'))
.withSchema(schema)
.createTemporaryTable("CsvSinkTable");
// 执行查询操作,得到一个名为 result 的 Table
Table result = ...
// 将 result 发送到名为 CsvSinkTable 的 TableSink
result.insertInto("CsvSinkTable");
执行作业#
以上部分是一个 Table API & SQL 作业的核心代码编写阶段,但千万不要忘记调用 execute
方法来执行这个作业,否则作业无法被真正执行。
图 8.2 为 Table API & SQL 从调用到执行的大致流程。一个 Table API 或者 SQL 调用经过 Planner 最终转化为一个 JobGraph
,Planner 在中间起到一个转换和优化的作用。对于流作业和批作业,Blink Planner 分别有相应的优化规则。
我们可以使用 TableEnvironment.explain(table)
来将查询转化为物理执行计划。
// 声明一个 SQL 查询
Table groupByUserId = tEnv.sqlQuery(...)
String explanation = tEnv.explain(groupByUserId);
System.out.println(explanation);
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语法树(未优化的逻辑执行计划)、优化后的逻辑执行计划以及最终的物理执行计划,如下所示:
== Abstract Syntax Tree ==
LogicalAggregate(group=[{0}], behavior_cnt=[COUNT($1)])
+- LogicalProject(user_id=[$0], behavior=[$3])
...
== Optimized Logical Plan ==
GroupAggregate(groupBy=[user_id], select=[user_id, COUNT(behavior) AS behavior_cnt])
+- Exchange(distribution=[hash[user_id]])
+- Calc(select=[user_id, behavior])
...
== Physical Execution Plan ==
Stage 1 : Data Source
content : Source: KafkaTableSource(user_id, item_id, category_id, behavior, ts)
Stage 2 : Operator
content : SourceConversion(table=[default_catalog.default_database.user_behavior, source: [KafkaTableSource(user_id, item_id, category_id, behavior, ts)]], fields=[user_id, item_id, category_id, behavior, ts])
ship_strategy : FORWARD
...
综上,Table API & SQL 使用 Planner 将作业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程序。
Flink 社区试图保证流批处理从使用体验到内部执行上的一致性。我们曾提到,Flink 1.10 版本存在着 DataStream API 和 DataSet API 并存的现象,即 DataStream API 处理无界数据流,DataSet API 处理有界数据集;也存在着 Flink Planner 和 Blink Planner 并存的现象。开源社区版的 Flink Planner 需要适配 DataStream API 和 DataSet API,而 Blink Planner 的核心思想是将流批统一,它认为批处理是流处理的一个子集,是对有界数据流进行处理。因此,这两种 Planner 在具体实现上有一些区别。从名字中也看出,Flink 社区决定逐渐将老的 Flink Planner 废弃,并不断推动流批一体化。因此,读者在使用时最好根据最新文档来选择合适的 Planner。
获取表的具体方式#
在 Flink 1.10 中,Table API & SQL 与外部系统交互主要有两大类方式:
在程序中使用代码编程配置
使用声明式的语言,如 SQL 的数据库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或 YAML 文件。
无论哪类方式,都需要配置外部系统的必要参数、序列化方式和 Schema。
代码配置方式#
在程序中使用代码配置的方式又具体分为:
使用
connect
方法连接外部系统将
DataStream
或DataSet
转换为Table
其中,第一种支持的外部系统有限,目前可以支持文件系统、Kafka、Elasticsearch 和 HBase。第二种方式和第七章所提到的 Flink Connector 使用方法相似,以流处理为例,我们需要首先获取一个 DataStream
,再进一步将其转化为 Table
。
我们先看 connect
方法,下面的代码展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例子,它从一个 Kafka 数据流中获取 Table
,数据使用 JSON 序列化,最终创建一个名为 user_behavior
的表。
tEnv
// 使用 connect 函数连接外部系统
.connect(
new Kafka()
.version("universal") // 必填,Kafka 版本,合法的参数有"0.8", "0.9", "0.10", "0.11"或"universal"
.topic("user_behavior") // 必填,Topic 名
.startFromLatest() // 首次消费时数据读取的位置
.property("zookeeper.connect", "localhost:2181") // Kafka 连接参数
.property("bootstrap.servers", "localhost:9092")
)
// 序列化方式 可以是 JSON、Avro 等
.withFormat(new Json())
// 数据的 Schema
.withSchema(
new Schema()
.field("user_id", DataTypes.BIGINT())
.field("item_id", DataTypes.BIGINT())
.field("category_id", DataTypes.BIGINT())
.field("behavior", DataTypes.STRING())
.field("ts", DataTypes.TIMESTAMP(3))
)
// 临时表的表名,后续可以在 SQL 语句中使用这个表名
.createTemporaryTable("user_behavior");
关于 connect
以及各个外部系统的具体连接方法,本书将不逐一覆盖,读者可以根据 Flink 官网的最新文档来学习使用。
connect
方法可以直接连接外部数据并创建表,此外,我们也可以依托 DataStream API,将一个 DataStream
转换为 Table
:
DataStream<UserBehavior> userBehaviorDataStream = ...
// 将数据流转换为一个视图,使用 UserBehavior 这个 POJO 类各字段名作为 user_behavior 表的字段名
tEnv.createTemporaryView("user_behavior", userBehaviorDataStream);
Flink 1.10 的 TableEnvironment
不支持将 DataStream
或 DataSet
转换为 Table
,使用此功能需要使用 StreamTableEnvironment
或者 BatchTableEnvironment
。
声明式方式#
另一种获取表的方式是使用 SQL DDL 或 YAML 等声明式方式来配置外部系统。
很多系统用 YAML 文件来配置参数,不过目前 YAML 只能和 SQL Client 配合,而 1.10 版本的 SQL Client 暂时是一个测试功能,还不能用于生产环境,这里暂不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官网文档了解。SQL DDL 是很多熟悉 SQL 的朋友经常使用的功能,比如 CREATE TABLE
、DROP TABLE
等,是很多 SQL 用户经常使用的语句。同样的一个 Kafka 数据流,使用 SQL DDL 可以这样定义:
CREATE TABLE user_behavior (
-- 表的 Schema
user_id BIGINT,
item_id BIGINT,
category_id BIGINT,
behavior STRING,
ts TIMESTAMP(3),
WATERMARK FOR ts as ts - INTERVAL '5' SECOND -- 定义 Watermark ts 为 EventTime
) WITH (
-- 外部系统连接参数
'connector.type' = 'kafka',
'connector.version' = 'universal', -- Kafka 版本
'connector.topic' = 'user_behavior', -- Kafka Topic
'connector.startup-mode' = 'latest-offset', -- 从最近的 offset 开始读取数据
'connector.properties.zookeeper.connect' = 'localhost:2181', -- Kafka 连接参数
'connector.properties.bootstrap.servers' = 'localhost:9092',
-- 序列化方式
'format.type' = 'json' -- 数据源格式为 json
);
将上面的 SQL 语句粘贴到 tEnv.sqlUpdate("CREATE TABLE ...")
中,放在主逻辑中执行即可。我们将在 SQL DDL 部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这些语句创建表。